欢迎访问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官网
华乐讲坛第九期:杨青教授开讲《在柔靭与刚劲间创造张力——漫谈我的民族器乐创作》
发布时间:2024-04-16 来源: 阅读量:3039

2022年9月19日晚,“华乐讲坛”第九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举行。著名作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原院长杨青教授开讲《在柔靭与刚劲间创造张力——漫谈我的民族器乐创作》。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东升、副秘书长宋阳、《中国民乐》报执行总编辑刁艳和在京艺术院校、院团代表、学会驻会工作人员在现场聆听讲坛。


吴玉霞会长主持“华乐讲坛”并致辞
吴玉霞会长在致词中说:杨青教授长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创作与研究,主要理论著作与代表性作品有《作曲基础教程》《倾杯乐》《觅》《苍》等数十部。杨青教授爱岗敬业、勤奋耕耘,作品多次获奖,被中国文联评选为“中青年德艺双馨”优秀文艺工作者、北京文联授予“繁荣首都文艺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从上海音乐学院到中国音乐学院,从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到中西音乐融合,杨青教授从关注民乐特性中的柔韧、刚劲与张力,到在作品中体现和渲染其自身特性,从追求“音乐的细节”中探源本真、寻其正声,令人敬佩!




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长存。而中国的器乐文化也是民族特色的一部分。文化是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河流的源头。著名音乐理论家李西安教授曾关于杨青教授在一篇题为《让古老的竹笛焕发出时代精神》的文论中高度评价杨青先生以及他的笛子协奏曲《苍》。确实,杨青教授对线条艺术的论述,使我们领略并走近他的美学思想。杨青教授曾关于《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作品中的线条艺术》一文中指出:“线条艺术,在中国人的艺术当中,有着非常突出而显要的位置……音乐艺术在线条的运用方面,也绝不逊色于其他姊妹艺术,无论是在单一音乐线条的润饰抑或多重音乐线条的结合方面,都呈现出多彩多姿的艺术形态并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中国民族艺术有自身独特的音乐语汇,是我们的母语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作为民族艺术的传承者、接力者,我们应该以优秀艺术家为榜样,努力精进,孜孜以求,向着他们的成功之路迈进。
吴玉霞会长为杨青教授颁发“华乐讲坛”纪念海报
讲坛现场

听众感言: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朱琳:杨青老师的音乐语言是基于对乐器深入了解之后的构建。他用情在写作,在技术、艺术与演奏法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具有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我理解杨老师所说的“张力”,应该是一种“空间感”,这种空间感使民族乐器的音色质感、韵味、细腻的纹理得以诗意的释放。同时,对休止的把握,从听觉上造成的期待感,更具内在的张力。
西安音乐学院教授 王安潮:杨青教授以入情入理的阐释,深入浅出地畅谈了他的创作之精妙,将他的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以学理的思辨而进行了感性的呈现。不仅让听众知晓了他的技法及风格的特点、审美与个性品格,还让人知晓了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环境和不同领域的演奏家给予他的创作触动或灵感产生。这次讲座让人们全面地认知了杨青的创作理念及待人接物的人文情怀。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师 李博禅:线上学习了杨青老师的讲座,从创意构思、创作过程到最终呈现,无不体现着杨老师精湛的创作技法与崇高的艺术追求。从民族管弦乐《青少年民族管弦乐队指南》、竹笛协奏曲《苍》,再到《小放牛》,杨老师的音乐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语言、独特的性格、审美趣味的高级化。特别是作品中对中国传统音乐线条的运用与衍伸,使中国民族器乐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始终遵循且不偏离中国传统乐脉的独特基因,我想这就是杨老师音乐中的守正创新吧!感叹河流入海之磅礴,也勿忘河从哪里走来。正如吴玉霞会长最后所说,文化是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传统文化就是河流的源头。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史玥:杨青老师的讲座从独奏曲、重奏曲(包括不同乐器和单件乐器)到大型乐队协奏曲,系统地阐述了对于民族器乐创作的想法和理念。正如杨青老师所说,从一件乐器的柔和韧,到它的刚和劲,不断追思与探寻乐器自身与互相之间的张力。这种创作灵感和动力来源于其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民乐作曲指挥系(简称“民作指”)的教育背景。当现场倾听杨老师的作品会发现,其作品是一种接近永恒,或者说在永恒中去感受,并没有明确的历史感。作品中很少去表现所谓的现实,即使是带有现实色彩的《苍》、《觅》也不尽然,它们都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而存在。这些作品是细腻的、深情的,多声部中每个声部都各得其所,在自己合适的声部空间中“驰骋”,还有长呼吸线条、极具内涵的和声语言,都使得其作品有着不一样的气质和音响感受!杨老师在当代作为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一直坚守自我,为推动民乐发展不辍耕耘,是吾辈之楷模!感谢杨老师!感谢华乐讲坛!
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指挥 于帆:今天有幸聆听了著名作曲家杨青教授的讲座,将自己对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思虑和探索过程进行了分享,从器乐独奏曲、重奏曲以至大型管弦乐作品,横贯中西无不体现其创作体裁涵盖之丰富,令同行和晚辈们受益匪浅!杨青教授笑谈2020年间曾接到为少年民族乐团谱写一部“青少年管弦乐指南”的邀约,这是件颇有意义的事,但行动起来却不简单,时间紧迫,冥思苦想,乐思涌现,特意将湘西音乐作为素材展开,其中设计精妙的“打溜子”段落,颇为点睛之笔。从中国音乐研究到世界音乐的融合,保护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既是保护了传承,唯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广阔的视角和更具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重 要 预 告
“华乐讲坛”第10讲将于10月21日晚七点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举行,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景侠教授将为我们带来《山长水阔云起时——传统、传派与传承》,欢迎届时聆听。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官方新媒体平台

总编辑:吴玉霞

总监制:赵东升

责任编辑:宋阳 田龙

邮箱:zgmywww@sina.com


活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