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官网
搜索
热搜榜: 展演活动研修班
首页 • 资讯列表
华乐讲坛第十五期:李景侠教授开讲《山长水阔云起时——传统、传派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3-05-23 阅读量:1746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2023年5月22日下午,“华乐讲坛”第十五期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李景侠教授开讲《山长水阔云起时——传统、传派与传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琵琶首席陈音、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郝贻凡、琵琶制作家满瑞兴、学会副秘书长宋阳、《中国民乐》报执行总编辑刁艳和在京艺术院校、表演团体代表、学会驻会工作人员在现场聆听。


吴玉霞会长主持“华乐讲坛”并致辞


吴玉霞会长在致词中说:李景侠教授长期致力于专业理论的研究,开设有中国器乐演奏专业理论大课《中国琵琶演奏艺术》。先后发表的论文有:《琵琶专业教学的主体工程设计》《琵琶演奏的基本技术动作》《右手系统的动作关系研究系列》《天职——王范地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研究》《传派艺术在当代》等文论。李老师在教学与研究方面有自己的风格与特点,她是中国音乐学院王范地教授的首位硕士,在数十年严格系统的学习中,她孜孜以求、努力追寻,为全面掌握中国琵琶演奏艺术和教学的真谛,她研习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为丰富自己的艺术学养,她曾随音乐学家、理论家、教育家沈洽教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其研究重点为中国琵琶演奏艺术及教学法。李教授是一位学术有高度、教学有态度的演奏家,她策划并组织的《中国器乐文化大视野》《中国器乐艺术史论》《中国器乐演奏技术理论》在上音开课后深受关注。

在艺术百花园中,民间、传统艺术自然纯朴、风格迥异,多有地域、流派之分,其特质和风韵具有无可替代性。琵琶艺术尤以融合之风范展现百味弦音。如: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等琵琶流派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传人传精髓,流派流文韵。从艺术到人文,从流派到文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艺术传承任重道远。李景侠教授从多方位、多视角分享了她的研究成果,在承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承传不同流派音韵风范。

吴玉霞会长为李景侠教授颁发“华乐讲坛”纪念海报


讲坛现场

听众感言: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一级演奏员 奉朝红:李景侠教授在《山长水阔云起时——传统、传派和传承》讲座中,从琵琶艺术传统形态、传派理念、传承方式等方面阐述了琵琶传统的肇始与构建、作品演奏流变的过程以及传承传派的关系。通过文字与大量相关图片的展示、以及琵琶历史发展中横向和纵向的文字脉络梳理展现了琵琶的丰富历史发展过程,记录了漫长的无声时期琵琶艺术传统形成的足迹和行态。从多重视角对传统形态与传承理念进行了分析,诠释了传统思维方式中的不同思想层面。讲座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有深度、有高度,让我们能够更多学习和了解琵琶传统、传承的精髓内核,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李景侠教授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为我们带来的这场精彩的讲座!

中央民族乐团琵琶首席、一级演奏员 董晓琳:李老师是一位非常重视琵琶传统传承的琵琶专家。一直致力于琵琶传统的理论研究。今天的讲座,更深深感受到这一点。她对琵琶的发展历史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从琵琶进入中国 ,沿沙漠、 草原 、海上三条丝绸之路的轨迹,从历史文化角度 美学角度生动展示了琵琶从西域传入中国后在各地留下的历史遗迹。从梨形音箱的形制为切入点,在宗教雕塑、瓷器、 敦煌壁画 、绘画中展示琵琶在中国的地位。中原时期的琵琶受到强大汉文化的影响,受到宋词 、唐诗、古典文学的影响,琵琶艺术的音乐演奏风格逐步汉化,琵琶音乐风格开始由外向内,出现展现深刻文化内涵的音乐作品。琵琶因有多元丰富的大文化影响,造就了大气量美和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整个讲座中最让我产生共鸣的是李老师对传承板块的见解。她认为传统乐曲和现代作品的教授应区别开来,青年时期她曾与多位传统音乐的大师学习传统音乐,亲身感受过口传心授的学习方式,认为应在传统教授的语境中学传统乐曲。前些时间正好去学习了平湖派,颇有同感。传统乐谱的记录,并不能很好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各流派特有的的腔音,拖音、虚音、节奏结构等不同的韵味的特征。而传统的教授方式为先听,后唱 、再记骨干谱 、而老师最后传授的更高音乐层面的要求往往是“道多于术”,看似在音乐之外,但却与演奏息息相关。这样的教授方式恰恰反映出,中国传统音乐其实是一个具有综合文化修养的传承。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琵琶副教授 汤晓风:中国琵琶的传统积淀深厚、天光斑斓,传派艺术是所有琵琶艺术们的绮丽瑰宝。李景侠教授以宏阔的学术观,梳理出一条延绵在中国文化历史长卷中的琵琶“思路”,更激励着青年一代,对未来“未知”新传统的砥砺前行。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琵琶副教授 李佳:“传统、传派与传承”,李景侠老师以其独具个性的视角,鲜明深入地阐述了她在“传”与“承”中的践行和思考,深受启发,她宽广的学术视角和对于传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博士 于源春:李景侠教授的专题讲座《山长水阔云起时——传统、传派与传承,站在宏观的历史大视角,阐释文化传统的定义与价值;进而聚焦于琵琶传统,用丰富详实的造像、绘画素材,为我们展现了多条丝路上的、兼具民族特点、宗教意义和文化典范的琵琶形象;再而从形象到内容,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追溯琵琶传统的内涵;最后在音乐有声史中,界定离我们最近的琵琶传统;李师严谨的层层剥茧式的讲述方式,把停留在“知识”层的琵琶历史,嵌入中华大历史人文背景中,听来不止感受到琵琶艺术传统的悠远成熟,更感慨琵琶艺术的生命力和包容度。以深厚的传统为根基,再来看近代的传派与当代的传承,使命与责任分担在每一位热爱琵琶的演奏者、传习者身上。“上承古风,下启未来,中为传道”。感谢民管学会华乐讲坛,给予青年学子宝贵的学习机会,一如既往地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发扬,铺路拂尘。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 吴芮逸 今天有幸聆听了李景侠老师的讲座,李老师以《传统、传派、传承》为题,从琵琶宏阔的时空场景出发,对琵琶的文化积累、演进刻度、美学意蕴、传派艺术、当代传承等方面等进行了深入阐释。琵琶是一件有些丰厚历史馈赠的乐器,也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和载体。通过此次讲座,一方面从讲座展现的图像、石刻、文献、宗教艺术遗迹等丰富材料中看到了孕育琵琶艺术的深层景深;一方面也从李老师提到的传派艺术的水库与水源,在传统语境中学习传统等问题中收获思考。感谢民管学会为青年人提供如此珍贵的学习机会,期待在华乐讲坛与文化大家们再次相遇!

重 要 预 告

“华乐讲坛”第16讲将于6月29日下午三点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举行,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朱昌耀先生将为我们带《江南风格音乐的演奏与创作实践——兼谈“江南丝竹”等民间乐种在民族音乐中的重要作用》,欢迎届时聆听。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官方新媒体平台

总编辑:吴玉霞

总监制:赵东升

责任编辑:宋阳 田龙


邮箱:zgmywww@sina.com